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学版 > 期刊论文 >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> 临床皮肤科杂志
编号:10290927
特比萘芬治愈近平滑念珠菌所致口腔念珠菌病1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37c医学网
     作者:曹雪辉 廖列辉 陈茶

    单位: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,广东广州510120

    关键词:近平滑念珠菌;口腔念珠菌病;特比萘芬

    临床皮肤科杂志000421

    摘要:患者男性,65岁。患寻常天疱疮5年,曾反复用地塞米松、泼尼松治疗。舌部、口腔内颊部粘膜奶黄色厚膜半年,厚膜真菌学检查鉴定为近平滑念珠菌。给予特比萘芬250mg/d ,连用80天治愈。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:R756.5文献标识码:B文章编号:1000-4963(2000)04

    A case of oralmoniliasis caused by candida parapsilosis was cured by terbina fine therapy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冯某,男,65岁,广东省江门市人。患者于5年前开始,口腔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水疱、糜烂,曾在外院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,经用地塞米松、泼尼松等皮质类固醇治疗,病情缓解,但反复发作。患者于1998年5月开始,口腔及舌部粘膜出现奶黄色膜,膜逐渐增多增厚,于1998年11月收往我院治疗。体检:一般情况好,心、肺、肝、脾未见异常,腹软、无压痛,面颌、耳后、颈部淋巴结未触及。皮肤科检查:整个舌粘膜、口腔内颊部粘膜附着增厚性奶黄色粘着物,不易剥落,强行剥落后见鲜红色湿润基底。口角、口唇糜烂、结痂,张口困难。双侧腋窝,双侧腹股沟见散在蚕豆至鸽蛋大小松弛性大疱,尼氏征(+)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、血沉均正常。真菌学检查:刮取膜状粘着物直接镜检,可见大量菌丝和孢子,经自动化微生物系统(Auto Microbic System Vitek)鉴定为近平滑念珠菌。腹股沟部位水疱病理活检结果符合寻常型天疱疮病理改变。诊断:(1)寻常型天疱疮;(2)口腔念珠菌病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治疗:经先后用地塞米松静滴、泼尼松口服治疗1个月,腋窝、腹股沟部的水疱基本消失,然后用泼尼松10mgb.i.d.维持治疗。同时用特比萘芬(商品名兰美抒)口服治疗口腔念珠菌病,每次250mg,每日1次。服药2周后,厚膜变薄,连续服药80天后,厚膜消失,真菌学检查阴性。服药期间未见任何副作用。随 访半年未复发。

    2 讨论

    由于广谱抗生素、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,继发念珠菌感染的情况较多见。白念珠菌虽仍为最常见的致病念珠菌(约占40%),但存在着一种菌种变迁趋势,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呈明显上升趋势,分别占21.6%和17.0%[1]。近年来虽有近平滑念珠菌致病的病例报告[2,3]和体外念珠菌药敏试验的报道[4],但关于治疗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报道却很少。本例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反复使用地塞米松、泼尼松等皮质类固醇有关。用特比萘芬治疗后获满意疗效,但疗程较长,需连 续治疗2~3个月才能彻底治愈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李冬梅,王端礼,李若瑜,等.致病性念珠菌菌种的变 迁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1995,28(6):375~378.

    [2]谢灵,周贵民.近平滑念珠菌引起的心内膜炎一例[J].中 华医学检验杂志,1990,(2):86.

    [3]刘亚湘,鞠群,费实,等.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平滑念珠菌菌血症一例报告[J].第一军医大学学报,1995,15(1):52.

    [4]沈定霞,谢灵,刘梅,等.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及三种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[J].中华医学检验杂志,1998,21(4):1 99~201.

    收稿日期:1999-10-08;修回日期:2000-03-16, http://www.100md.com